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瘾潮流 首页 艺术 查看内容

走进陈英杰全新个人展览《直觉的游弋》

2024-5-14 00:53| 发布者: Mic| 查看: 29| 评论: 0


龙美术馆(西岸馆)现正呈现陈英杰全新个人展览《直觉的游弋》,带来艺术家近年来受其在云南、西藏等地进行场域绘画所启发的全新创作。


陈英杰早年街头创作的经历赋予了他对于速度的某种必要性与竞技性的自我要求,他擅长使用西方颜料以泼墨、喷涂等方式诠释山水意境,将充斥生命力的东方传统艺术与具有张力的西方当代艺术结合,创造出平衡中国水墨画与西方街头涂鸦的作品。近年,陈英杰多次游走于偏僻的雪山旷野间,在户外创作全新作品,立足于直觉,探索不同的媒介与元素。全新个展《直觉的游弋》,陈展了艺术家首次前往云南至今所创作的十数幅作品,包括《20231017#129》、《对流 – 自然重力 100》、《灰色维度》、《速度的彼岸》、《坠落的阳光》等,呈现了他近年来的创作历程。


此番,亦与陈英杰聊了聊,分享他开设个展的缘由,展览的动线布局以及他个人创作时如何捕捉直觉等等。


这次个人展览《直觉的游弋》是怎样开始的?


陈英杰:起因是王院长收藏了我一幅作品,然后继而就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而我也想在上海办一个严肃些的展览。因为以往我更多是前往参加 Street Art、涂鸦、公共项目,而近这几年我则更多是聚焦在架上绘画上,所以我也会想尝试在不同空间展出和创作。


展览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我想这次展览是我们想要强调的是感官。我为无论是在工作室创作,还是在高海拔的雪山上创作,又或是我去赛车,我都是在寻找与捕捉直觉,对公路、沥青、对树叶的感受,荒无人烟时的感受,大风中的感受,身处天地间的感受等等。


整个展览的动线是怎样的?你希望观众感受到什么?


整个展览划分成三个区域。观众首先进来的这个区域「静」的,有我第一件前往云南、西藏的写生作品,然后右手边展出了一幅大尺幅的作品《20231017#129》,策展人特别安排了一个古今对话的设计,形成了一种时空对话的感觉。再走下去,大家可以看到我在创作上想要把整个尺幅画得更大,这样作品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个区域是影音室,在这里有我们工作室的同时把我在西藏创作过程拍摄下来,因为看画面是很直观的,大家能一同感受前往西藏创作这个历程。


然后再走进去,是一个相对「动」的区域,我希望观众能感受到创作的过程感,作品发展的脉络与裂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去看一个结果。可能我去西藏创作,有人会认为是痛苦,但对我来说其实是痛快,是一个灵魂拷问的过程。「我来西藏做什么,我画这么多画为什么,是为了卖还是为了展出?」到了这个环境中,一切都不重要了,我会变得平和、平静,只想要聚焦的是自己的直觉,甚至放低了对画画的执念。因为当画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的时候,就容易变成一股执念,就像赛车一样,越是追求、执着其中,犯错率其实会更高。这种平静能够令我调整自己的呼吸,某种程度上又令我更顺利成章的能在户外画一件很大的作品,超脱于尺寸。


你是如何把直觉捕捉到画上的?


我觉得是打开了感官。我觉得直觉是可遇不可求的,不是说我要寻找就一定能找到的,更多时候是它们闯进来的。当我身处大自然中,在四野无人的环境中架起画布,无论是紫外线、风等等都会刺激到我,当我置身于那个空间的时候,我不会去思考技法是什么,不会思考我该怎么画。这时候画画是一种身体反应,说得玄一点,就像是手带着我去画的,有种借上天的能量去画出来的感觉,有感而发。


这几年间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接下来有计划吗?


这几年我觉得自己变化不大,我觉得更多是不同状态的感受变化。接下来,我想去非洲,画动物,更灵性的东西。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瘾潮流 ( 闽ICP备05025429号 )

GMT++8, 2024-6-16 04:41 , Processed in 0.10117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YoBest.com!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